校园新闻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校园快讯  校园新闻

赋能·共享·成长|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班主任工作室研讨活动

作者:刘瑞川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10-23     浏览次数:10 

秋之美,在于积累和收获;教之美,在于钻研和成长。

为落实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,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,本学期我校正式成立“校级班主任工作室”,旨在通过多元研修形式,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、家校沟通、心理教育等核心能力,助推班主任由“经验型”向“研究型、专家型”转变。10月13日,我校班主任工作室围绕《体育节,不止于竞技——如何打造一堂“育体”更“育人”的德育课堂》开展经验分享。



在特聘专家的引领下,工作室由陈玉露(高中)和施萍萍(初中)两位老师联袂主持,汇聚了8名核心成员与9名青年成员,共同构建起“专家引领、骨干带头、青年成长”的班主任发展梯队。本学期,工作室将依托每两周一次的读书沙龙、班会观摩与专题研讨等活动,系统推进团队建设与专业发展。


工作室主持人陈玉露老师分享了她的教育感悟:“教育的真谛,在于以专业唤醒专业,以热爱点燃热爱。”她明确了工作室的两大初心:既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政策,也要通过理论学习、案例研讨等方式,助力年轻班主任提升综合能力,推动骨干班主任实现专业跨越,赋能学校德育高质量发展。



本学期工作室将重点围绕三大方向系统推进:

一是在专业能力上夯实基础,着力提升青年班主任的实务水平,通过案例剖析、情景模拟等实战训练,帮助他们从容应对班级管理、学生引导、家校协同等复杂教育场景; 

二是在成果提炼上实现突破,积极推动成员将日常实践转化为典型经验,在专家指导下深度打磨高质量案例与论文,力争在区级及以上平台展现专业成果;

三是在示范引领上树立标杆,鼓励成员开设校级及以上公开课、主题班会,打造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优质课例,形成可借鉴的育人模式,扩大工作室的辐射影响力。



高三(2)班班主任吴恩慧老师以《看见每一个学生,凝聚每一份力量》为主题,分享了体育节育人实践经验。她播放了班级首次赢得高中部拔河比赛的视频,指出体育节的意义“不在名次,而在于‘我们原来可以这么棒’的集体共鸣”。在精心备赛阶段,她通过“我们的高光时刻”主题班会传递“一个都不能少”的理念,设置运动员、后勤保障等五大岗位,并邀请任课教师担任“宣传顾问”“战术参谋”,组建家长“云端后援会”,形成“师生+家校”协同机制。温情伴赛阶段,她坚持“起点定心、终点守护、大本营点赞”的“三点一线”策略,既关注运动员状态,也及时肯定幕后学生的付出,捕捉赛场内外的育人细节,并通过实时互动增强“教师—学生—家长”的教育合力。


在班主任工作室举办的关于体育节的研讨活动中,吴恩慧老师分享了她在往届体育节中筹备工作的细节,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班级全体成员的工作安排,做到了人人有事可做,人人为班级增光添彩。细化的工作安排可以让每一位同学明确自己的任务,这不仅让琐碎的事情清晰化,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全体同学的集体荣誉感。


看见每一个学生,也让每一个学生被看见!这份体育节经验分享让我最受触动的是“全员零闲置”的岗位设计:运动员、啦啦队、宣传组、后勤部,人人有头衔、有口号、有舞台,班级瞬间升级为温暖共同体。复盘环节也妙,仪式感拉满,更让“参与即荣誉”的价值观悄悄扎根。今后,我也要把赛场上的凝聚力迁移到课堂,让每一次活动都成为班级师生共同成长的青春加油站。


听吴恩慧老师分享往届体育节的筹备细节时,她提出的 “人人有事做” 安排,一下子让我产生了强烈共鸣。这次3班的体育节,正是践行了这样的理念 —— 王颢翔操控无人机记录全景,韩江源、梅沁竹用相机定格精彩瞬间,班里每位同学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各展所长。家委会的家长们也全力做好后勤保障,方方面面都透着对班级的用心。这样的安排不仅让体育节顺利圆满,更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。看着3班这个温暖又有凝聚力的大家庭,我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骄傲!



教育之路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;育人之责任重道远,同行则暖。


此次研修活动不仅为班主任搭建了交流与成长的平台,更为我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未来,工作室将积极梳理、推广优秀经验,强化示范辐射与引领作用,汇聚全校育人智慧,共同谱写河西南外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篇章。